聯合百科參與 2025 歐洲漢學圖書館年會
展示多語檢索技術,深入文化知識現場 2025 年 9 月10號至12號,聯合百科受邀參與於英國倫敦舉行的「歐洲漢學圖書館年會(EASL)」展覽,與來自歐洲各大圖 […]
展示多語檢索技術,深入文化知識現場 2025 年 9 月10號至12號,聯合百科受邀參與於英國倫敦舉行的「歐洲漢學圖書館年會(EASL)」展覽,與來自歐洲各大圖 […]
「亞洲世紀」逐步成形 ! 聯合百科原「臺灣人社百刊」更名為「臺灣與亞洲精選人社學刊」,以350種臺灣核心/優質學刊為基礎,擴增亞洲15國、歐美5國「亞洲研究」45刊 (10月前陸續上線畢),共約400種國際內容平台很少收錄,或從未公開流通的獨特優刊 (約20%為台灣同類期刊庫未收錄者)。本庫強調亞洲觀點,在地聲音:從汶萊、尼泊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稀缺學術資源,到日韓眼中的中國/臺灣研究、馬華研究社群,再到印度的後殖民觀點—本庫匯整最多元的亞洲研究視角, […]
做跨文化研究卻苦於語言障礙嗎?「聯合百科」獨家「多語轉譯搜尋」功能全新上線,帶您跳脫單一文化的盲點!例如:「港台媒體對中國認同的比較」,此等論文多不勝數,但您若能「一鍵讀懂」由東歐學者以烏克蘭文寫的「港台媒體中的『中國』隱喻」,是否非常有趣? […]
https://youtu.be/Ll4xFPEwcXY 多語瀏覽 支援原文、英文、德文、法文、日文及韓文等語言。 使用者可透過介面上的「language」按鈕切換瀏覽語言(預設為原文)。 點選下拉選單中的語言選項,即可切換平台介面的顯示語言,包含資料庫選單、搜尋介面、期刊名稱、目錄、篇名與作者;文章內文可搭配瀏覽器翻譯輔助瀏覽,此處以google為例。 (一)多語模式檢索 先在語言列選擇「繁體中文」,再於搜尋欄位輸入關鍵詞,以「台灣研究」為例,可檢索到原繁體文章,以及轉換為繁體中文顯示的外語文章。命中的關鍵字會有黃框顯示提醒。 (二)多語模式瀏覽 先在語言列選擇「繁體中文」,即可切換平台介面與資料內容的語言。以瀏覽期刊為例,期刊名稱、目錄、篇名與作者都會隨之變更,增加閱讀的多元性;文章內文可搭配瀏覽器翻譯輔助瀏覽。 (三)搭配瀏覽器翻譯輔助瀏覽 若需閱讀非母語的文章內容,可使用瀏覽器的翻譯功能:以google瀏覽器開啟資料庫網頁。於網頁空白處按右鍵,選擇「翻譯成 [目標語言]」。系統將自動翻譯頁面內容,方便快速閱讀文章。提示:瀏覽器翻譯為瀏覽器提供的輔助功能,翻譯結果僅供參考。
TAC全新內容登場! 隨著中國、印度與東協等國的崛起,全球政經文化重心東移,「亞洲世紀」逐步成形。聯合百科於 2025 年 AAS-in-Asia 尼泊爾會場,以「挖掘亞洲研究寶藏」為主題,現場募集尚未被國際平台完整收錄的優質人文社科學刊,納入「臺灣學術經典」平台(TAC)。聯百提供免費全文數位化與 AI 檢索建置服務,協助新興學刊邁向全球舞台。 […]
2025年AAS-in-Asia Conference 於6月1日至4日,在尼泊爾加德滿都舉行,聯合百科為亞洲國家少數參展商之一,此行主要任務是為資料庫平台募集新興的亞洲研究學刊,現場有三十餘個大學與研究機構主動洽詢,反應相當熱烈。 亞洲研究協會(AAS)成立於1941年, […]
三年一度的「臺灣研究世界大會」於2025年5月21日至23日,在臺北中央研究院盛大舉行,聯合百科有幸獲邀參展,特以「台瀛萃彥,華國增輝」八字對聯與花籃祝賀大會。 海島與世界的多重連結 面對當今國際局勢的劇烈變動與臺灣所處的關鍵地緣位置,與會學者從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藝術、語言等多重面向切入, […]
由德國教育部 BMBF 資助的 TAP 計畫(Taiwan as a Pioneer)支持下,波鴻魯爾大學東亞學部台灣研究中心於今秋舉辦了「台灣研究中的數位教學與數位人文」工作坊。工作坊於 9 月 30 日正式開幕,邀請了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張隆志發表主題演講,探討台灣歷史博物館在數位化領域的成就與未來挑戰,特別展示了「國家文化記憶庫 2.0」的數位成果。張館長的分享引發了與會者熱烈的迴響與積極討論,針對未來博物館在語言翻譯、展場體驗與教育推廣等方面的創新可能進行深度探討。 […]
2024年8月26日至30日,聯合百科作為展商之一參加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知名學府塔林大學(Tallinna Ülikool) […]
2024年第8屆世界漢學論壇(World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WACS) 在波蘭波茲南與捷克布拉格舉辦,議期7/20-7/22。 「聯合百科」是現場唯一參展廠商。 議題內容包羅萬象:中國近代史、中世紀至近代的中國文學研究、語言學、思想史甚至生成式AI在中文教學中的應用。會議宗旨在於促進東方與西方在漢學領域中的學術交流,每年選定德國與中國兩個城市作為會議場地則是大會一直以來傳統,除了學術研討外,會後一同於古城中漫步、享用晚餐,感受文化洗禮,也是大會主辦方希望為與會者帶來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