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府新報
The Rafu Shimpo
From Little Tokyo, California
1904年在美國加州小東京創刊的《羅府新報》,至今仍持續出刊,見證了一戰、二戰、戰後至現代的社會,早期以日文發行,後加入英文內容,並逐漸佔據主要版面,可見在美日人與其第二代在語言、生活習慣上的轉變。

日裔背景,二戰時期成為特別的存在
1942年4月初停刊後至1946年復刊,日本移民的特殊背景,研究其關於二戰的論述更是一大特別的切入點。同時本庫提供原版頁面,1904年至今的廣告圖片皆都可閱覽,可從中看出社會的全面發展,甚至一窺廣告藝術的演變。




關於臺灣歷史,本報中可以看見
殖民時期、戰後(二二八)、當代政治
包含日本時期殖民政府殖民政府的經濟、交通政策、臺灣教育推行、大學建立、電力普及,都曾出現在《羅府新報》的新聞版面上;戰後二二八事件、1970臺日斷交、SARS期間等臺灣特殊旅遊政策、921大地震、311大地震後日本民間對臺灣的感謝方式、臺灣旅美棒球員洛杉磯道奇隊胡金龍和郭泓志等臺灣與日本的大小事,都可在《羅府新報》找到相關報導,也因其特殊的移民社群報紙角色,相較於全國性公家機關的大媒體,《羅府新報》更重視不同社群的分析與交流,1970年代開始報紙內容多次提及「臺灣獨立」,搜尋共有106個結果,2010年曾經討論過中國籍在臺灣中國籍配偶比例上升,可能影響選舉等事務,可見《羅府新報》特別的移民社群觀點。

民國史研究上,於本報中可以看見
剿共、二戰、國共內戰與遷臺
提及Chiang Kai-shek(蔣介石)的678個結果,主要集中在1930與40年代,有大量國共兩黨之間的勢力分析,1937年曾報導宋美齡在美國報紙的投稿獲得廣大迴響,並介紹她的背景,二戰報導中,有許多日本在中國進軍狀況、國民政府的反應、汪精衛政權的報導等。
產品資訊

資料庫特色
● 為在美日人報紙,觀點特別
● 從1904~2019,橫跨一、二戰及現代
● 有英、日文兩版本
● 內容多元,討論國家大事也關注社群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