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典民論雜誌

啟蒙臺灣 ‧ 絕刊經典 (1949-1992年創刊)

臺灣近年來的「民主指數」已居亞洲第一,也是華人世界中唯一實行全面民主制度的政權。在過去四百多年的歷史中,臺灣經歷多個異族的殖民與統治,再從兩蔣威權體制抗爭到今日的全面民主,其民主歷程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範本,可為全球發展民主政體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啟示。本系列獨家收錄1949-1992年創刊至今,臺灣與香港出版的經典民意論壇雜誌,將不同世代下具有里程碑意義,但即將湮滅的「反對運動」足跡,數位化再現,讓今人重溫該年代意見領袖的思想風華,尋回臺灣人追求民主的初衷。入選的10刊共39000篇﹅1.5億字﹅ 1716期﹅ 6000位作者,按創刊年排序,似隱喻著「代代接棒」、「環環相扣」的歷史必然性。

選刊原則:

  • 集結專權時代臺港陸反對陣營名筆,與當道思想交鋒,開創禁忌議題並蔚為主流者。
  • 在所處年代具啟蒙意義,開啓了某種有價值的風氣者。
  • 或引介新思潮,極具時代研究價值,但從未被完整集結數位化應用者。

創刊於1949年6月,由徐復觀在香港創辦的反極權主義刊物,曾得到蔣中正的經費支持。1949~1958年間的前十年,主要作者群有:錢穆、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張君勱等名家,是雜誌銷路與影響力最大的時期,主張「中國未來的前途,在於文化根本與思想上的播種」,故被視為「當代新儒家代表刊物」,也完整保留1950~1960年代此新儒學五大家的學思歷程與論著。韋政通曾形容徐復觀辦雜誌的精神是「以傳統主義衛道,以自由主義論政」,「傳統主義」與「自由主義」原是常相對立抗衡的兩套思想,本刊卻能將二者融於一爐,且批判矛頭還屢屢不留情地指向出資人蔣中正威權政權,充分展現徐氏學養與風骨。

創刊於1957年,定位為「思想的,生活的,藝術的,文學的」。從創刊號起,作者群就包括文學界一時之選:余光中、張秀亞、梁實秋、蘇雪林、瘂弦、洛夫、殷海光、周夢蝶、夏志清、葉嘉瑩等。鑑於同時期《自由中國》雜誌被查禁的慘劇,《文星》採取較迂迴方式表達其追求民主自由的宗旨:她每期介紹一位封面人物(絕大份為西方人),其領域涵蓋當代文學、藝術、科學、哲學、政治人物,企圖把讀者導向開明思想。《文星》介紹新思潮、批判舊傳統、打倒偶像、標榜理性自由、民主法制,在當年確對青年一輩頗具啟蒙作用。尤其49期起,由李敖發動的與徐復觀、胡秋原等人的「中西文化論戰」等專輯(〈老年人和棒子〉等文),語驚全台,轟動一時,更將雜誌影響力帶到高峰,成為台灣戒嚴時期繼《自由中國》之後,最具影響力的雜誌。該刊大抵延續「五四運動」的精神,同時其反傳統的缺點也暴露無遺。《文星》共發行120期,歷經兩次改版,1966年因政治現實因素被迫停刊,1988年則因雜誌市場生態丕變,收支未平衡而終止出版。

1938~1949年間曾在大陸創刊發行,此處收錄的是1959~1967年在臺灣的復刊版。本刊由東北鐵漢、國民黨CC派要角的齊世英創辦。齊世英是齊邦媛之父,知名小說《巨流河》主人翁,中研院近史所曾出版《齊世英先生訪問紀錄》。《時與潮》批判當道、追求自由民主法治的基調與作者群,均頗類似《自由中國》,齊世英亦與雷震同屬國民黨早期政治菁英,兩人甚至共同籌組新政黨。而本系列之所以選《時與潮》,而捨更知名的《自由中國》,主因後者早已數位化發行多年,但延續《自由中國》精神且收錄甚多重要禁忌內容的《時與潮》卻少為人知;且自《自由中國》1960年因雷震案停刊後,直到1980年代黨外雜誌與本土政治菁英崛起前,《時與潮》幾乎是檯面上唯一的反對聲音,這段民主之聲幾乎斷層的一二十年間,其實正是《時與潮》默默鋪陳、暗中庇護、傳遞立院經驗給黨外新苗的時期;這段少為人知的民主運動史,包含雷震案前後海內外輿論報導、要求開放報禁、質疑地方選舉作票、挑戰法官警政獄政等,都如實紀錄在《時與潮》中。自稱齊世英入門弟子的康寧祥,就尊稱齊世英是「臺灣民主運動的播種者」。齊世英在立院聲望頗高,遭蔣介石嫉恨的程度甚至超過雷震,最後被開除黨籍,而《時與潮》即使努力避鋒芒,最後仍難逃被永遠停刊的命運。

《文星雜誌》停刊後隔年,1963年《思與言》創刊,至今依然活躍於學術圈,是本系列唯一存活迄今的期刊,也是全台灣最長壽的人文社會學刊。她見證了臺灣一甲子以來學術思潮、政治氣候、社會文化變遷史,完整記錄臺灣現代化進程,是數代學術菁英關注國家社會的學思輯錄,2212+篇重量級論文(包括上千位中研院院士等學教界知名學者著作),向為全球學術社群高度重視。她是兼具本土與世界觀之THCI、TSSCI學刊,橫跨領域有:政治、法律、社會、人類、歷史、文學、哲學、心理、傳播、教育、經濟等,涉獵層面之廣,視野之恢弘,堪稱學刊界佼佼者。本庫最艱鉅之工程在於徵集上千位作者版權,每篇公開之文章皆經原作者授權,如此龐巨之尋人工作,堪稱破記錄。

1970-1998年間華文圈最具影響力的自由論壇,專權時代兩岸三地唯一的民主牆,見證了20世紀後30年華人政治思潮的演變、中國經濟的崛起、台灣民主的花朵、香港的回歸、台海局勢的告急,匯集該世代知識分子的獨立輿論,7600篇論作獨家收錄於本庫中。1970年2月在香港創刊,原刊名《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為《九十年代》,1990年5月正式創立台灣版。創刊時正值左傾思想發生劇烈的時代,因香港的政治特殊性,左派右派兩套意識形態並存,造就了香港成為兩岸間獨特的言論空間。本刊集合當代多位資深媒體工作者、政治文化評論家的作品,對當局時事多加針砭,先後被海峽兩岸列為禁刊,但始終不改其獨立輿論、啟發新思維的宗旨:專權時代海峽兩岸無法刊登的文章,都投到本刊編輯台,如:雷震回憶錄、美麗島大審時的密件林義雄備忘錄、王希哲、王軍濤、劉賓雁等人文章等。媒體圈譽為「欲了解20世紀後30年華人政治思潮,最有價值與份量的雜誌」。

臺灣本土菁英黃信介、康寧祥、張俊宏、姚嘉文等創辦的第一本高品質黨外雜誌,一創刊即造成轟動-加印至5版狂銷5萬本。本刊集結本土反對勢力,並首度結合民間運動家與民間知識份子,將辦雜誌搭配選舉宣傳,同時具文宣、動員群眾、實際參政等新能量,為有組織、有計畫、有策略的黨外運動的起點,在此之前,臺灣的民主運動是比較草莽的。本刊堪稱黨外雜誌的典範,為日後反對運動的方式定下基調:參與選舉、議會問政、發行雜誌、群眾運動、街頭抗爭,也示範了雜誌除宣傳、啟蒙功能外,還兼具招募、訓練人才、籌措財源、組織動員等功能,是黨外言論總部與組織中心,也是爾後一連串黨外雜誌的源頭。她不但使戰後臺灣民主運動進入本土領導的新階段,所揭櫫的精神也成日後「臺灣主體意識」的重要基礎。探討主題有:鄉土問題、臺灣史問題、省籍歧視問題、戒嚴問題等。

蘇慶黎創辦,左統、社會主義路線的代表性雜誌,1970年代臺灣的左翼論述文章,幾乎全部集結於本刊。臺灣1970年以來的民主運動、社會改革、文化自覺運動中,《夏潮》都是重要成員。《夏潮》意指「華夏的潮流」」,相對於70年代臺灣人一面倒向的「歐風美雨」」,《夏潮》希望「成為華夏子孫的讀物,中國人的雜誌」、「聽到各階層的聲音,而非只有知識份子代言的那種隔靴搔癢的聲音」。該刊成員來自臺灣不同社會階層,多半懷著「反帝反資」的「民族主義」,且夾雜些「社會正義感」,以實現華夏民族和平統一、社會平等正義為職志,在戒嚴當局的打壓下屢仆屢起。其封面明白指出雜誌定位是:「社會的、鄉土的、文藝的」,專欄則橫跨多種領域:「世界之窗」(如美國黑人民運)「文化思潮」(如胡適論)「鄉土民俗」(如蔣渭水特質)「文學藝術」(如巫永福、蔣勳文章)「社會經濟政治」(如中壢事件探討)等。成員於1987年還成立「夏潮聯合會」,創立「工黨」等。她高度關懷勞工、農民、環保,台灣史的重整與詮釋,在本土意識覺醒上呈現特殊意義。

臺灣戒嚴時期最知名的黨外雜誌,走激烈的群眾路線。1979年8月創刊時就由多達61名社務委員的型式組成:黃信介(發行人)、許信良(社長)、黃天福、呂秀蓮(副社長),張俊宏(總編輯),施明德(總經理),及各派的黨外人士。她號稱黨外運動的機關刊物,在全臺各大城市設立分社及服務處,實質上等同地方黨部;而且每在一地成立服務處後,便在該地展開群眾性演講會。該社成員於1979年底引爆的「美麗島事件」,是戰後臺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重要社員多數被捕、以軍法判處重刑,最終在美國等國際輿論下改判較輕刑責,但雜誌已遭查封,然同時也啟蒙了臺灣人民對於不合理威權體制的反思,意識型態從封閉走向開放的分水嶺。事件之後威權體制逐漸崩解,最終轉向民主。《美麗島》雖僅發行短短4期,但名筆匯集,篇篇論述敢言有力,切中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時弊,創刊號發行即有10萬冊,4期總發行44萬冊,創下臺灣史上單期發行量最多的政論雜誌記錄,幾乎等於同時期所有黨外雜誌單期銷量的總和。

創刊於1986年,由《中國時報》副刊前主編金恆煒創辦,一份以「人文思想」為主軸的綜合雜誌,承接《文星》雜誌引進世界思潮的角色,主題包括哲學、思想、政治、社會、文學、藝術、電影、建築等。其創刊宗旨可從發刊詞〈是當代也是「反」當代〉一文探知:《當代》雜誌希望藉由知識份子的討論,使知識成為參與時代重要利器,也企望能成為學術和文化溝通的橋樑,共同彰顯當代的時代性與複雜性。《當代》創刊時期標舉另類自由主義,整合當時一流人文社科學者的論述,作者群遍及歐美香港,總發行年份25年,是同時期屹立最久的文化思想性雜誌,曾勇奪十多座金鼎獎肯定。《當代》歷經二度休刊,二度復刊,一直維持高學術性與新聞議題性。2010年6月第二次復刊,新社長改為陳師孟,特重台灣民主政治發展、轉型正義及人權等議題。

澄社(Taipei Society)創立於1989年4月17日,由胡佛、楊國樞、何懷碩、文崇一、韋政通、張忠棟和李鴻禧等七人發起,是集結臺灣自由主義學者「論政而不參政」的知名社團,主張「把人當人,從各種不合理權威與壓抑下解脫出來」,自許在兩黨競爭間扮演超然的「第三種聲音」,針貶時弊,促進台灣真正的民主公平,組織章程明訂「出任黨政職務的成員視為自動退社」。八十年代末期臺灣威權轉型,戒嚴、黨禁、報禁解除,被禁錮多年的臺灣社會正脫胎換骨,邁入嶄新時代,媒體廣開言路推動政治改革,自由派學者在報刊發表建言蔚為風潮。澄社於《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自立報系、《民眾日報》等開闢五個專欄,每周由社員輪流撰稿,搭配澄社公開聲明稿、每月評論、演講、專書等,所推議題常為媒體焦點、社會矚目,如:臺灣十大問題評析、解構黨國資本主義、立委評鑑、憲改建議、媒體改革等。《澄社報導》即上述紙本內容的完整集結,收錄期間為1992年2月-1999年4月,正是澄社社員專欄論政最頻繁、最有影響力的時期。2000年後,澄社因有不少成員參政,或與執政黨有或隱或顯的合作關係,批判當局的力道大為削弱,終致完全淡出輿論市場。

產品資訊

資料庫特色

  1. 不同世代下,民意論壇的里程碑
  2. 國學大家、社科名筆風雲際會
  3. 統派、獨派、自由學派兼容並包
  4. 獨家經典,獨家內文全文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