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術經典

  展現1928年~今,臺灣優秀學術社群研究成果
  漢學雙璧、獨家經典,32億字全文檢索平台

產品背景

臺灣學術經典平台期以臺灣學人的觀點,整編華文區漢籍經典文獻,展現臺灣優秀學術社群豐美成果,與全球漢學者共享。「經典」一詞最常用於「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的文獻中,故名為「經典」即表明將聚焦於這兩大學科。「小而美、小而力、質精且關鍵」是本平台的特色:匯集「臺灣漢學雙璧」-「國立故宮博物院」與「中央研究院」核心/獨家期刊,國科會評選的核心/優質學刊,及獨家文獻與獨家雜誌經典(大陸雜誌傳記文學雄獅美術臺灣經典民論雜誌),計有32億字、20餘萬篇文章。此外,平台整合科技與漢學之美:採Elasticsearch最新技術及當代漢學風格的介面設計,不但貼近Google搜尋習慣,大幅提升搜尋精準度,同時更賦予典籍新意象,帶來重探漢學風華的舒心體驗!

10大子庫.330餘刊.20萬篇論文.32億字全文檢索平台

期刊類

【臺灣漢學雙璧1】

20年來唯一支援內文檢索的版本,黑白圖版附加原版彩圖等加值功能,聯合百科獨家製成的資料庫精品,是數位解讀新藝境的優秀工具,也是創造美學經濟的世界級素材庫。本知識庫整合《故宮英文年刊》《故宮文物月刊》《故宮學術季刊》及《故宮季刊》四本刊物內容(其中,《故宮英文年刊》首度以資料庫形式呈現),收錄1966年至今,共計923期內容,包含7,850篇文章、7,500萬字、6萬張彩圖、2萬個文物詞條(通俗版)。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授權,聯合百科數位化重現國寶級藝術經典!

【臺灣漢學雙璧2】

與「國立故宮博物院」期刊並稱「臺灣漢學雙璧」:收錄1928年至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文哲所、近史所、民族所、臺史所等核心漢學期刊,及臺灣頂尖經典人文學刊:《漢學研究》、《思與言》、《食貨》、《鵝湖》等14刊,完整回溯至創刊號,是全球唯一完整無缺,且獨家提供早期稀缺內文,及100%精確檢索功能的資料庫,尤以《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漢學研究》等高難度過刊的完整內文重打,關鍵詞標示至段落,便利學人作內文精確搜尋與深度研究,為豔驚國際漢學界的獨門特色。

收錄1949-今,臺灣與香港出版的經典民意論壇雜誌,將不同世代下具有里程碑意義,但即將湮滅的時代名筆,數位化再現,讓今人重溫該年代意見領袖的思想風華,以古勵今。選刊原則:
(一)在所處年代具啟蒙意義,開啓了某種有價值的風氣者,如《文星雜誌》《臺灣政論》《美麗島》;(二)引介新思潮,極具時代研究價值,但從未被完整集結數位化應用者,如《當代雜誌》《思與言》;(三)集結專權時代臺港陸反對陣營名筆,與當道思想交鋒,開創禁忌議題並蔚為主流者,依創刊年代排序如:《民主評論》《時與潮》《九十年代》《夏潮》《澄社報導》

中研院院士群朱家驊、董作賓、李濟、郭廷以、凌純聲等創辦「大陸雜誌社」於1950年,直至2002年休刊,總共52年,867期,收錄了逾半世紀當代重要國學鴻儒的學術脈絡與時代議題。該刊學脈發源於中國大陸,最後匯流於臺灣,是1950年後全球漢學大家的雲集地。數千篇優秀論文以史學為重心,同時也刊載了經學、哲學、文學、宗教、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考據學、美術學及自然科學與應用科學等領域文章,主編群經歷楊樹人、趙鐵寒、許倬雲、邢義田、黃彰健、杜正勝、黃進興等幾代鴻儒。一開始為半月刊,1968年3月起改為月刊。該刊有宏觀通博之文,亦有微觀專精之作。發刊詞已明白指出創刊主旨:「東亞五千年文化發源地中華大陸,是我們生於斯、長於斯、聚國族於斯,嚮慕而不能須臾忘掉的祖國。願以這個刊物來懷念她,時發深省。」

藝術類

典籍類

產品資訊

資料庫特色

● 整編華文區漢籍經典/臺灣優秀學術社群成果

● 1928年~今,經典過刊全文(Full Text)完整收錄至創刊

● 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等高難度過刊逐字重打,原版重現

● 人文社科330核心學刊,20萬篇核心論文,32億字,內文搜尋最精準

● 檢索詞分佈統計/後分類/選擇性排序,洞悉歷史趨勢

● 掌握研究的縱深與廣度,發掘新研究議題

資料庫試用
產品型錄

產品試用

申請